他的,精神分裂,故事,生活中,就越

提問: 真煩那個人 問題補充: 我有個同事,一個辦公室的,以前我們是好朋友,后來因不合,不在一起玩了,分就分開唄,可是她好象對我意見非常大,現在還有一個特別煩人的表現:她嫉妒我的許多方面,她是那種內心深處缺乏自信的人.我只要做個什么,她馬上就學走了,她好像時刻都在跟我比,在辦公室里我總能看到我自己的影子,這種感覺好煩人,比如,別人稱贊我的英文不錯,第二天,她就中文里時不時蹦出英文,就是那種顯擺的感覺,我在晚會上唱了首歌,從此她每天就在我跟前哼歌,我說吃補品,她馬上就開始進行養生,我說寫博客,第二天,她也整一博出來,我說話愛講成語,她也是,mygod,簡直是我的復制品.我對她的影響力也太大了點吧,在辦公室里自負得不得了,天天咋呼,什么買衣服,又做了什么,其實這些都是別人早八輩子就做了的事,包括對人說話,都在學我,天哪,我要暈倒了,怎樣對這樣的人,有句話說得好,走別人的路,讓別人無路可走,這樣的人,好討厭,我倒真想來個惡做劇,說一個不好的事,看她學不學,按她的思維來說,應該是要學的,不知我應該說個什么?讓她也嘗嘗崩潰的滋味. 医师解答: 既然是在心理論壇上說,那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你提到的問題。《中國青年報》上的心理健康欄目“青春熱線”曾有一篇文章,供你參考。 越緊盯越麻煩 ■方奕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青在線-中國青年報    2009-08-04     有個朋友很喜歡給我講她辦公室里的故事。時間長了我發現,在她的講述中,永遠有個固定的反面人物,男一號。比如—— 她跟男一號交接工作,剛說了個開頭,那邊馬上不耐煩起來:行了行了,我知道,你別說了。她只好打住。可沒過10分鐘,電話就追過來:你剛才說的那個,怎么回事來著? 她和男一號一起出差,看到他在酒桌上跟人家客戶天南海北地胡掄,醉話謊話怪話說得前言不搭后語,她聽著都覺得害臊,臉上紅一陣白一陣,恨不得一頭鉆到桌子下面去。 不勝枚舉。 一度,她覺得自己和男一號勢如水火,只要這個人在辦公室里一出現,她立馬渾身不自在,憋著想發飆。這甚至成了她的一塊心病,嚴重影響到職業滿意度和生活幸福指數。 她試著分析過男一號升遷或者跑路的可能性,不大;她還考慮了自己是不是要換個工作以避開此人,后來一轉念,這份工作哪兒都好,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,不值當! 她來問我,這道非此即彼的題,要如何選擇。 做個有些唐突的類比吧,電影《美麗心靈》里,數學家納什的精神分裂康復過程,或許能給身處職場的我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。 國防部官員帕切爾,室友查爾斯和他的小侄女瑪休,不斷出現的三個虛擬人物把納什的生活攪得混亂不堪。這樣的精神分裂,意味著納什不得不和自己鐘愛的數學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系。——而這,是不是像極了我那位可憐朋友的職場處境? 說實話,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直在猜測,這三個人應該最終會從納什的生活中消失吧,這樣他才能徹底擺脫掉那個虛幻的世界。可讓我沒想到的是,直到影片結束,那三個人依然站在那里,他們還會時常出現在納什眼前——只不過,是他對待他們的態度變了。 當他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三個虛擬人物身上,時刻準備著與之抗爭的時候,他們變得越發強大,甚至威脅生命;相反,當他試著用工作填滿自己的生活,對他們的言行置之不理時,三個人卻變得安靜起來。 生活中也是一樣。有些人,你越是反感他,就越是會下意識地緊盯著他,他的那些不堪之處就越能被你輕易捕捉,之后無限倍放大。在我聽到的關于男一號的故事里,很多小事就是被這樣妖魔化并上升為“人品問題”的—— 下班前,男一號主動過來搭訕:還不走,等人?她暗暗地不爽,心想,你是誰啊,管得著么?K歌房,男一號幾乎不著調地唱了首林憶蓮的歌,她偷偷給我撥電話,快聽,那人又要出洋相了!部門組織春游,男一號對吃住條件發了幾句牢騷,她頓時感嘆,一個男人怎么還能矯情成這樣? 這些故事的主角要是換了別人,她肯定一笑了之。但對這個人,就是不行。 學學納什吧,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,僅僅用好與壞、去與留這樣的二分法是搞不定的,黑和白之間,存在著無數種灰色,也預示著無限的可能性。所以,不妨把視線從二選一的問題上移開,往開闊處看,往長遠處看,而不是死死盯著那個讓你郁悶的人或者事。沒準過段時間你會發現,麻煩依然在那里,但它遠沒有你之前想象得那么致命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ing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